而事實上呢,其實也無非是青書暗中跟著朱元璋到了臺州,先去將方國珍引來,又掐準(zhǔn)時機殺了朱元璋,再將吳氏兄弟的恨意和怒火挑起來——想想也是,本來就沒什么心機的吳氏兄弟先是聽到“朱元璋臨死前”的一聲慘叫,目標(biāo)直指方國珍,才出門又見到方國珍率軍前來,熱血上涌之下,自然也就中了計。其實如果那時雙方都冷靜下來好好談?wù)劊苋菀拙蜁衙^指向張士誠,而后吳氏兄弟和幾百兵士便能帶著朱元璋的尸首安然回到濠州,兩家再行商議聯(lián)盟和報仇事宜……只可惜,青書并不想讓他們一行中任何一人活著回來。
吳氏兄弟以及那幾百兵士都是朱元璋的死忠,拉攏幾無可能,倒不如放棄。再者說了,若讓他們回來后把事情前后說上一通,難保不會另生事端。青書本來行事就算不上太周密,只是卡住了時間點,破綻肯定難免。若讓頗有心機的湯和等人知道了具體情況,萬一漏了陷可就糟糕了。
雖說湯和鄧愈等人也對朱元璋忠心耿耿,但聰明人總會做出最合適的選擇。朱元璋既已死了,那么無論他們之前有過什么想法,是討論過還是沒來得及說,都已經(jīng)沒有固執(zhí)的必要了,效忠于明教教主衛(wèi)璧才是最好的選擇。雖說衛(wèi)璧也不一定會完全信任他們,但畢竟是人才,也不會直接殺掉。再以后的事,衛(wèi)璧會不會飛鳥盡良弓藏,那還要看他們自己了。
所以讓吳氏兄弟等人盡數(shù)死了,不單是為了掩埋真相,也是給湯和等人留了一線生機——他們最好就是半點也不去懷疑,或者即使懷疑了也絲毫不露,否則青書是絕對不會手軟的。
待得親眼所見朱元璋一行人死得一個不剩了,青書才連夜施展輕功趕回濠州,趕在湯和鄧愈他們前來報訊之前回歸,就是為了及時露個臉,弄個不在場證明。
說實在的,這一日內(nèi)的一去一回,青書也挺累的。接下來的事他也不便多插手,還是回去洗洗睡了,養(yǎng)養(yǎng)神罷。
衛(wèi)璧聽得鄧愈湯和花云把前因后果一說,頓時臉色漆黑,無比痛心地說道:“什么?!好個方國珍……真是……”一副氣得說不出話來的樣子。
隨后他們召集中層將領(lǐng)齊聚,將發(fā)生在朱元璋身上的慘事廣而告之,頓時整個堂上罵聲一片,怒火紛呈。不得不說,朱元璋在濠州的勢力基礎(chǔ)很深,人氣也著實頗高,這下子眾人真是傷痛怨恨,有些脾氣火爆的將領(lǐng)簡直就想要直接提兵殺向臺州了。
“他奶奶的,哪個卑鄙小人害了朱元帥,老子總有一天要生吃他的肉!”
“朱元帥在天有靈,必讓兇手不得好死!”
“千刀萬剮也不能解恨……”
“……”衛(wèi)璧的臉更黑了一層——兇手不就是青書?!哼,敢詛咒本教主的心上人,小心眼的教主可全都記下來了!遲早要秋后算賬……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